。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围绕各级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开展惠赠“小巨人”企业服务活动,重点提供行业前沿信息、技术创新支持、品牌宣传推广、上市培训辅导、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并广泛宣传企业典型经验,发挥“小巨人”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管理提升服务。对接开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推进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组织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咨询诊断服务,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六)融资服务。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融资对接,广泛动员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发挥担保增信分险作用,扩大小微企业低收费信用担保业务规模。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和“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
(七)对外合作服务。继续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组织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等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载体示范作用,为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对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服务活动。
(二)强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骨干架构作用,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型、专业资本集聚型等特色载体和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能力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服务券、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各类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推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精准快捷、物美价廉的服务产品。
(四)及时督促指导。各地要加强对各级各类服务机构的督促指导,分阶段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狠抓服务落地。要及时总结并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推动各级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效。
三、其他事项






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