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iAS MACS IC DCS系统在600MW以上超临界机组实现DCS+DEH全厂一体化运行
2022年1月12日15点05分,大唐安徽洛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唐洛河)5号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后实现机组满负荷试运成功,标志着大唐洛河电厂5号机组改造后顺利投运。和利时HOLLiAS MACS IC完全自主可控DCS系统在600MW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实现DCS+DEH全厂一体化台套运行,为大型火电机组国产化改造提供了样板工程,树立了行业标杆。以创新技术推动国产化进程大唐洛河5号机组于2008年投产发电,采用国外DCS和DEH系统,。本次采用和利时HOLLiAS MACS IC完全自主可控DCS系统针对5号机DCS系统(含DEH、ETS)及5、6机DCS公用网络进行改造。项目总点数超过3万点,共配置33对控制器,完成机组的DAS、MCS、SCS、FSSS、ECS、ETS、DEH等功能。项目于2021年8月30日完成出厂验收;9月25日完成现场复原;10月25日公用系统投用;11月26日通过中国自动学会发电专委会专家组现场性能和功能测试;12月8日完成水压试验;12月20日完成吹管;1月4日汽机冲转定速3000转/分钟;1月8日机组并网;终于1月12日完成满负荷试运。自主可控 安全可信 HOLLiAS MACS IC DCS效力和利时HOLLiAS MACS IC完全自主可控DCS系统是面向工业现场承载DCS、SIS/CCS、PLC、SCADA、工业软件等系统功能的一体化管控平台,采用超大规模的系统设计,大支持128个域集成,单域大支持120万点、64个控制站,单个控制站大支持360个IO配置,系统响应时间该系统是和利时自主研发国产化控制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成果,具有软件跨平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三大特点。(1)系统软件全部实现源码级跨平台,一套软件源码适配多种操作系统编译构建,实现跨平台/跨语言的数据交换,便捷的部署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易于存量系统升级改造。(2)各个系统组件采用全国产元器件,系统软件基于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开发,平台采用OT/IT深度融合技术,实现管控一体化。可以说系统平台软硬件实现全国产自主可控。(3)系统主控单元内置独立可信安全防护系统,提升可信计算在工业嵌入式控制领域技术水平,是款内生安全DCS控制系统,并内置多项安全审计与数据加密算法,满足信息安全等保三级要求。品效双升,获得用户认可自项目成立之初,和利时抽调各部门精兵强将组建项目团队。投运后,和利时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大唐洛河电厂及总包方华东电力设计院特致锦旗,对和利时的产品技术表示充分肯定,并对项目团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过硬的技术水平给予高度赞扬。和利时HOLLiAS MACS IC完全自主可控DCS系统在600MW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成功应用是自主工业领域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工业软件、自动化技术与大型火电行业技术的完美耦合,摆脱了国内工控系统核心技术对国外的依赖,解决了传统的工控安全应用领域供应链安全、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本质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的全国产化升级改造,提升了我国发电领域DCS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利时将以此次突破为推动国产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不懈创新,大胆探索,以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赋能行业,以高效易用的一体化平台助力用户实现工程效率的大幅提升,以数字化服务保障用户系统设备平稳运行,并持续为国家产业安全保驾护航。
入网时间:2022-01-24
守卫企业安全|江苏快达农化五位一体信息管理平台项目实施
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快达农化),是综合性大型农药化工企业,国内农药生产骨干企业、光气定点生产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为紧跟化工企业政策导向,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与省市园区平台实现数据通讯,北京和利时工业软件有限公司(简称:工软公司)基于《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验收指南(试行)》标准和《江苏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规范3.5》要求,并结合客户现场的实际需求,为江苏快达农化提供五位一体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并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的验收。本项目完成了DCS、SIS系统的实施,可燃有毒气体、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电表、消防、环保、全场水电气数据采集及分析,并根据江苏省验收标准部署报警、风险分区管理、人员在岗在位、企业生产全流程、教育培训、危化品出入库及手机APP等模块工作 ,与省市园区各级平台的数据传送接口达80多个。项目的实施消除了企业的信息孤岛,实现全厂数据实时共享、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大大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使得电厂的自动化、信息化显著增加:全方位展现企业各个区域信息,显示人员实时位置及其动态信息和各个区域的人员数量统计、风险分区等信息,产生报警时能实时展现报警信息,做到企业当前状态及两单、三卡信息“一张图”管理。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将用户现场、省市园区各级一级平台实现了关联及实时推送,为用户提升工作效益的同时,也给政府部门实时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不同行业领域、诸多用户单位的认可,印证了工软公司优异的解决方案能力;这一份份的肯定,带给公司巨大的源动力。工软公司将继续坚持核心技术攻关及基础研究,夯实技术根基,希望能够带给工业领域的用户更多更有价值的选择机会。未来,和利时将为国家的工业转型升级战略、国家双碳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入网时间:2022-04-13
科远智慧-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超超临界机组完全自主可控智能控制系统示范应用项目
2021年5月6日,由科远智慧自主研发、100%自主可控智能控制系统NT6000 V5,在大唐南京发电厂2号660MW机组实现进口替代,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成为国内家,大唐集团一家,超超临界全机组DCS、DEH系统“100%自主可控"机组。 大唐南京发电厂#2机组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于2010年12月投产,原主机DCS系统采用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制造的I/A Series控制系统,原DEH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PPA-T3000系统。截至目前,控制系统运行时间均已超过10年,DCS故障率逐年升高、备品备件采购困难。 本次改造经过1年多前期论证与精心准备,历时20余天完成44面机柜共12000余个热工信号点的接线、调试、试运、开机运行。采用科远智慧全新一代100%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统NT6000 V5完全替代进口控制系统,实现国内超超临界机组DCS、DEH、ETS、MEH、METS系统一次性全国产化完整替代。同时,在自主可控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先控技术等技术应用,汇集大唐南电、大唐华东院、科远智慧的先进控制策略,拓展了智能预警、设备诊断、燃烧优化、一键控制等智能控制应用,以机器监盘逐步替代人工监盘,大幅降低运行操盘工作量,实现智能监盘。 一、项目应用主要创新1.基于控制器双核并行计算环境,在控制器中内置网络安全算法,采用多协议并行通信和加密认证技术,提升了DCS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并通过了阿基里斯二级认证。2.基于开源的RTEMS开发了高实时性的自主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实现了在ARM、PowerPC、MIPS等多个平台的移植与应用,对于开发网络安全、DEH控制等高实时性的应用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3.开发了一种实时同步调度策略,实现了不同架构控制器(DPU)之间的冗余同步运行,避免了共性故障造成冗余系统失效,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4.提出了一种根据反馈电压对电源芯片振荡频率进行快速调节的方法,开发了高可靠的超宽电压输入范围的开关电源。5.开发了在静态环境下对控制策略进行动态验证的半物理仿真系统,用于对控制系统策略分析优化,缩短了现场调试时间。该项目的成功投运,为解决当前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战略问题,为中国大唐集团加快能源安全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100%自主可控DCS系统在中国能源行业的完全替代,为实现经济强国战略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项目技术权威鉴定7月24日,中国自动化学会以“现场+视频”形式,在北京和南京两地共四个主(分)会场组织召开“基于国产软硬件的自主可控DCS系统开发及在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上的示范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由大唐南京发电厂、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经过中国自动化学会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测试与评估,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开关电源设计技术和模拟量卡件抗干扰技术达到国际领水平。可以在火电各类型机组(包括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上进一步推广。三、官媒点赞网刷屏项目成功投运后,自主可控的创举受到大唐南电、大唐集团高度认可,中纪委网站、中国电力报纷纷点赞,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刷屏报道,引发全行业自主可控系统热潮。1.用户高赞大唐集团、大唐南京发电厂一时间发布投运报道,向全行业传递自主可控改造意义。并充分肯定了科远智慧高效协同的技术实施能力,克服工期紧、工作量大、改造难度高、安全要求高等难题,在20余天内完成了44面机柜共12000余个热工信号点的接线、调试、试运工作,连续数日加班至深夜,确保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2.官媒点赞中纪委网站点赞:“大唐南电与科远智慧携手,在国内电力行业率先完成燃煤“智慧电厂”1.0版建设,大唐南京发电厂被评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目前双方正积极建设以智能燃烧实时优化控制和输煤系统智能管控等系统为代表的“智慧电厂”2.0版。此外,为了实现工控设备自主可控,南电作为大唐集团一家试点,又一次携手科远智慧,在全国电力行业内率先开展DCS(分散控制系统)自主可控项目改造,力求破解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 中国电力报、中国工业新闻网高度肯定自主可控DCS项目的重要意义,“该项目的投运为解决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战略问题、为加快能源安全建设、为100%自主可控DCS在中国能源行业的完全替代奠定坚实基础。” 3.行业刷屏自主可控新创举引起刷屏报道,北极星电力、控制网、电力圈、火电人、火电厂技术联盟、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网、智慧能源产业联盟、电力工程学等众多行业媒体、协会密集发布,引起行业自主可控DCS热潮。
入网时间:2021-12-22
马达保护器装置电源掉电停机的原因分析处理
摘 要:介绍了一起因直流电源接线松动导致所带整段马达保护器装置停电从而造成电机大面积停机的事故,分析了大面积电机停机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方案,对马达保护器设计逻辑进行了修改,同时通过DCS组态增加了后台监控报警。 关键词:马达保护器;电机停机;DCS组态 1故障情况 2020年5月12日9时57分,工作人员发现某装置某单元部分空冷和水泵电机突然无故停机,内操迅速通知外操赶到现场将无故停机的设备现场起动,并通知维保电气人员检查停机情况。 现场检查后,未发现电机存在故障情况,变电所内系统无异常,无备自投动作情况,外操现场手动起动的设备正常运行中无异常,但IMCS系统监控屏上有大量电机报“通信故障”及“接触器运行”的记录。通过检查,报警的电机均是变电所内SL5II段母线的电机。同时通过向外操了解停机情况发现无故停机设备集中在变电所内SL5II段母线上。 2原因分析 由停电设备分布情况可知,出现某段集中大面积停机的可能性有以下两种。 (1)系统出现晃电,电压波动导致SL5II段母线上电机大面积停电。从现场现象来看,上游系统II段未出现波动,变电所内其他II段低压系统未出现波动,仅SL5II段出现大面积停机,同时备自投未有动作信息。另外如果短时晃电,低压电机马达保护器具有再起动功能,可实现电机晃电再起动,不会导致电机全部停机,而且马达保护器MCU取得的电源是直流24V电源,系统晃电不应导致SL5II段上运行的马达保护器在IMCS系统上都报“通信故障”。综合判断后,排除无故停机原因是系统出现晃电。 (2)直流电源出现异常。直流电源系统图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SL5II段MCU直流24V电源均从直流系统通过单相直流变压器取得,一旦单相变压器后直流系统失电,整段系统上的运行或热备状态下的MCU就会失电,并在IMCS系统上报“通信故障”。 为了验证马达保护器在失电情况下的IMCS报警情况以接触器动作情况,选取备用抽屉进行试验,模拟运行情况下马达保护器突然失电动作情况,结果显示马达保护器在失电情况下会导致电机停机,同时报“××电机通信故障”,恢复马达保护器电源后报“××电机通信故障”及“××电机接触器运行”(此情况与SL5II段IMCS上的报警情况一致)。 对照电机控制回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可知原理图设计上不存在缺陷,马达保护器MCU故障输出点为常闭点,在失电情况下不应断开控制回路。 马达保护器部分接线端子如图3所示。对马达保护器进行检查,“97-98”“95-96”两对触点在控制原理图上分别为常开和常闭,但正常无电情况下“97-98”为常闭、“95-96”为常开,与控制原理图不符。 与马达保护器厂家沟通后,厂家答复是此马达保护器设计原理为只要上电后马达保护器内故障输出继电器得电两对触点状态变化一次,当出现故障后,马达保护器内故障输出继电器失电“95-96”触点变回原来常开状态,断开控制回路停下电机。 这种设计理念是:马达保护器失电也是一种大的故障,此时马达保护器对电机已经不存在保护。为了避免电机出现故障时马达保护器不能及时进行保护从而造成电机损坏,应马上停掉电机。另外,上电故障输出继电器变位可确认故障输出继电器无故障,保证故障情况下动作可靠性。 综合原因分析及现场检查,此次某单元大面积电机停电直接原因为SL5II段马达保护器直流电源二次回路接线松动导致;间接原因为马达保护器逻辑设计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 3整改及预防措施 (1)全面检查马达保护器直流电源接线,紧固接线端子。 (2)修改马达保护器故障输出逻辑。确认更新逻辑,将全厂同型号的马达保护器故障输出触点按控制原理图改为正常情况下“97-98”为常开、“95-96”为常闭,存在故障时故障输出继电器动作变位,跳开电机控制回路。修改与不修改逻辑风险分析评估如下。 ①保持原有逻辑不变。当马达保护器直流电源失电后,电机停机。直流电源存在故障将导致装置电机大面积停电,直接影响装置生产安全、平稳,影响范围大。 ②修改逻辑。当马达保护器失电后,马达保护器对电机不存在保护。电机无保护,一旦电机存在故障不能及时跳闸,电机就将烧坏,但抽屉断路器能分断短路电流,限定故障范围。降低风险措施:巡检关注IMCS上报警情况,及时发现马达保护器失电情况,但IMCS上系统数据较多,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每个抽屉加装操作面板,从面板电源指示灯可迅速判断马达保护器失电情况;增加直流电源报警指示灯,时刻监视直流电源情况;利用马达保护器失电IMCS系统上报“通信故障”取反与电机运行状态在DCS作一个“与”逻辑,当电机运行时,马达保护器失电输出报警到监控,可消除风险。 根据风险分析评估,选择修改逻辑,马达保护器失电情况下不停机造成的风险远小于不修改逻辑直流失电造成的风险,因此选择对马达保护器逻辑进行修改,保证马达保护器电源在失电或晃电的情况下不跳开电机,保证电机持续运行。 同时,为降低修改逻辑后马达保护器失电情况下电机无保护运行带来的风险,后续可实施的措施有:增加操作面板,及时发现马达保护器失电故障;增加直流电源报警指示灯,时刻监视直流电源情况;增加后台DCS报警。 根据风险评估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更新马达保护器图3中0.4故障输出点的逻辑,对0.4继电器由故障释放,修改为故障动作,取反逻辑为: //LOAD_TMP_BIT 15 15 LOAD_NOT_TMP_BIT 15 15 //reverse logic for 0.4 SET_TMP_BIT 19 15 //Image of Output L04 逻辑更新完成之后再将图3中“95-96”“97-98”两对触点接线对调。 (3)将IMCS系统电机马达保护器运行状态传到DCS,电机马达保护器运行状态取反与 电机运行状态在DCS后台组态:马达保护器未上电取0、电机未运行取0,此逻辑为当电机在运行情况(状态为1)下,马达保护器失电(状态取反为1)输出“某电机马达保护器失电”告警至后台监控,监盘人员发现此告警迅速通知维保电气人员查找故障,逻辑如图4所示。 4安科瑞智能电动机保护器介绍4.1产品介绍 智能电动机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采用单片机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保护器能对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过载、断相、不平衡、欠载、接地/漏电、堵转、阻塞、外部故障等多种情况进行保护,并设有SOE故障事件记录功能,方便现场维护人员查找故障原因。适用于煤矿、石化、冶炼、电力、以及民用建筑等领域。本保护器具有RS485远程通讯接口,DC4-20mA模拟量输出,方便与PLC、PC等控制机组成网络系统。实现电动机运行的远程监控。4.2技术参数4.2.1数字式电动机保护器 4.2.2模块式电动机保护器 4.3产品选型 说明:“√”表示具备,“■”表示可选。 5结束语 本次装置电机大面积停机的直接原因是变电所内SL5II段马达保护器直流电源施工阶段二次回路接线紧固不到位,间接原因是马达保护器逻辑设计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故障扩大化。为保证马达保护器直流电源故障情况下不导致设备误停从而造成装置意外停工,修改马达保护器输出逻辑,同时验证了通过DCS组态进行马达保护器失电告警的方案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1]陈国雄,高立平.马达保护器装置电源掉电导致电机停机原因分析处理[2]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0.06版 作者简介:张星,女,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供配电







入网时间:2022-03-20我公司收购了一家水泥厂,由于该厂已经停产一年,所以必须经过检修才能正常投产。在检修中发现,水泥磨系统的设备是非常先进的,但自动控制系统不完善,现场各测温点的温度只能在现场显示,没有引入中控室,而且现场的温度显示仪没有输出。
因此,我们更换了5个GXGS8001型二线制多路温度监测仪,工作电压为24V,输出为4--20mA电流信号,此温度检测仪多可检测4点温度,可以单点显示单点输出,当同时测多路时可以显示和输出其中大值。磨前后滑履各有一点测温点,我们用了两个温度监测仪分别采单点输出的方式。风机轴承、风机电机轴承、主电机轴承分别有两个测温点,我们用了三个温度监测仪分别采用了显示和输出大值的方式。现场测温元件用的是Pt100热电阻,按照说明书接线方式连接好现场元件后,发现现场和中控室显示的温度不稳定,有10℃左右波动,当磨系统开车后波动变得更大,大时会有20℃。为了能正常生产,只能在软连锁保护中加了延时,但如果波动上限值维持到延时时间时,保护仍跳停,则影响正常生产。
分析和解决
(1)经检查,测温元件到温度检测仪的屏蔽电缆和动力电缆共用一个电缆槽,我们怀疑波动是为动力电产生的磁场对信号的干扰产生的,随即把这段屏蔽电缆进行了更换架空,效果明显,但温度显示还是有5℃左右的波动。我们知道,温度是线形变化的,而波动还毫无规律,实际温度不能变化这么快,一定还有干扰源。
(2)经分析,屏蔽电缆已更换,线路上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屏蔽线接地不好,起不到屏蔽的作用。我们更换了接地点,把所有温度检测仪的外壳也做了接地,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3)由于我们用的是四路温度检测仪,而我们有两个温度检测仪只用了一路,另外三个温度检测仪用了两路,其他没用的信号输入端是空着的,可能对输入信号有影响。我们把空着的A、B、C三线输入端分别短接后,温度显示值非常稳定,只有0.1℃的变动。
总结
一 是用于弱电信号的屏蔽电缆必须单独敷设,要远离动力电缆;
二 是屏蔽电缆的屏蔽线及仪表外壳要牢固可靠的接地;
三 是没有使用的信号输入端也可能影响仪表的稳定性;
四 是对讲机等高频通信设备对仪表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使用时在因大修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对DCS进行断电维护时,我们往往对DCS进行直接断电,但有时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却会带来严重后果,比如组态丢失,PID参数丢失等。所以需要在停电和重新上电前后对重要参数严格检查,小心仔细、规范操作。
一步:进行断电前的各项检查 1、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 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记录; 3、检查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电源风扇是否工作,5V、24V指示灯是否正常,测量记录各电压值; 4、备份组态、PID参数、驱动以及其他需要的重要数据; 5、检查供电冗余,供电冗余包括交流供电冗余和直流供电冗余。交流供电冗余:通过分别断开冗余交流~220VAC进线的一路,系统有一半的交流供电回路失电,但系统应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直流供电冗余测试方法如下: (1)先断一路电源箱电源,测量每一机笼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 (2)先通上一路电源箱电源,再断另外一路电源箱电源,再测量每一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电源箱5V输出电压应在5.10V~5.25V之间,电源箱24V输出电压应在23.00V~25.00V之间。如果电压偏差较大需要及时检查处理,否则会影响卡件的正常工作。 6、网线及布置检查,检查网络线缆通断情况,确认连接处是否接触良好,并及时更换故障线缆; 7、UPS测试:通过断开UPS交流进线,测试UPS电池供电能力。UPS电池应定期放电,一般建议每月一次,放电方法:断开UPS交流供电采用电池供电,至电池即将释放完为止。
以上检查主要事先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可以在停车时及时解决。
第二步:按顺序切断电源 1、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系统后,关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 2、逐个关控制站电源箱电源; 3、关闭各个支路电源开关; 4、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 5、关闭总电源开关。
DCS停电维修
第三步:进行DCS停电维护 1、操作站、控制站停电吹扫检修。包括工控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等部件的灰尘清理; 2、针对停电前检查出的故障进行维护; 3、系统供电线路检修。包括分电箱、端子排、继电器、安全栅等。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 4、接地系统检修。包括端子检查、各操作站(工控机、显示器)接地检查、各控制站(电源、机笼)接地检查、对地电阻测试; 5、通信线路连接线、连接点检查,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做好双重网络线的标记。
DCS正确上电
第四步:现场以及DCS的各项维护工作完成后,检查确认重新上电条件是否满足。系统维护负责人确认条件具备后方可上电,系统总体上电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合上配电箱的总断路器,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符合220V±10%; 2、合上配电箱内的各支路断路器,分别检查输出电压; 3、若配有UPS或稳压电源,请检查UPS或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不正常则查找原因,恢复后才能继续以下的控制站上电与操作站步骤。 第五步:控制站上电,DCS电源依次上电 第六步:操作站上电,操作站的显示器、工控机等设备上电 第七步:进行DCS重新投运检查 1、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 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主要包括卡件故障及通讯故障提示等; 3、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电源风扇是否工作,5V、24V指示灯是否正常,测量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4、检查各层网络通讯情况,组态运行情况,PID参数等。
审核编辑(
王静
作为国内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科远股份在深耕钻研、纵深发展的同时,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横向探索,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帮助城市智慧、高效发展。
在城市水务领域,2009年科远股份与江宁水务集团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帮助水务处理高效运营,并以此样本,在黑龙江黑河自来水厂、浙江玉环污水厂、徐州供排水监控中心等众多水务企业成功推广应用。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科远股份于2018年与江宁水务再续佳话,通过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为其建设智慧水务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给排水的生产、经营、安全、调度等一体化管控。至此,科远股份在水务领域构建起“水务一体化”的全领域智能化管理,积极助力城市水务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迈进。
背景
2014年3月国务院将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
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